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之际,澳大利亚邀请15国大使去大堡礁潜水
(观察者网讯)澳大利亚旅游胜地大堡礁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珊瑚白化威胁升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由此建议,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然而,此举引发澳大利亚强烈反弹,甚至将矛头指向中国。
眼下,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福州举行,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决定前夕,澳大利亚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部分有投票权的国家,阻止该建议通过。
综合澳联社(AAP)、英国《卫报》等媒体报道,7月15日,澳政府大堡礁专员、国会议员沃伦·恩茨(Warren Entsch)陪同15名大使前往大堡礁潜水,其中9人来自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有投票权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巴林、匈牙利、巴西、西班牙和危地马拉。
恩茨表示,大使们对大堡礁的情况表示关注,但似乎对澳大利亚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承诺感到放心。他接受澳媒采访时称:“他们(大使)意识到,全球变暖是个与珊瑚白化有关的问题,但不该单独指责澳大利亚政府。”
恩茨还不忘强调,这些大使自掏腰包购买了前往大堡礁的机票。
彭博社称,“浮潜外交(snorkel diplomacy)”是澳大利亚应对珊瑚礁气候争端的新策略。
在恩茨带着大使们游览大堡礁之际,澳环境部长苏珊·利也没有闲着,她上周在欧洲参加了一系列会议,试图说服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反对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珊瑚白化威胁持续升级,珊瑚礁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澳大利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展不足”,于6月22日建议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孰料此举引发澳大利亚强烈反弹,苏珊·利和澳外长佩恩分别致电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表达了她们对这一举动的“强烈失望”和“困惑”。苏珊·利还在澳大利亚国会暗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建议出于政治动机。
当被问及她上述发言是否针对中国时,苏珊·利拒绝回答。但一众澳媒迫不及待地向中国“泼脏水”。澳大利亚新闻网在6月22日的报道中矛头直指中国,仅仅是因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席是中国人”。
中国在2017年11月14日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任期4年。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担任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席。
澳大利亚SBS新闻7月19日指出,尽管澳大利亚反对,但世界遗产委员会仍在推进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罗斯勒(Mechtild Roessler)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视频会议上表示,将大堡礁列入名录的决定草案是“一项建议”,有关草案已列在本周五(23日)的会议议程上。
SBS:不顾澳联邦政府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继续推进将大堡礁列为“濒危”的计划
据美联社19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文化事务的助理总干事拉米雷斯(Ernesto Ottone Ramírez)18日表示,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应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举措,而非我们从其他国家当局那里听到的那样,是一种惩罚……这是我们为子孙后代保护遗产的方式。”
田学军日前也指出,将澳大利亚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建议,是由世界遗产委员会自然遗产领域专业咨询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根据澳方自己提供的报告和数据,开展独立研究之后提出的专业评估意见。
田学军指出,澳大利亚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员国,应该知道这一情况,应该重视专业评估机构的意见,认真做好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而不是毫无根据地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专业评估机构进行无端指责。
另一方面,有澳大利亚专家认为,大堡礁处于濒危状态已经是事实。
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环境问题专家王茹涵(Zoe Wang)6月底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我所在的詹姆斯·库克大学就在大堡礁的旁边,每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其实都可以俯瞰大堡礁……其实你用肉眼就已经可以看出珊瑚礁被破坏的情形,已经非常严重。”
王茹涵解释,“白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上升,也就是因为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她认为,除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外,昆士兰州的农业和矿业也对大堡礁造成了破坏。
至于澳大利亚政府为何强烈反对大堡礁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SBS新闻7月19日指出,在爆发新冠疫情前,大堡礁每年给当地旅游业带来超过60亿澳元收益,如果被列为“濒危”,相关的旅游工作受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分配资金也减少。《澳大利亚人报》则报分析称,大堡礁涉及64000个工作岗位和64亿澳元的旅游收入。
不过王茹涵认为,相比于经济损失,澳大利亚政府真正在乎的是“面子”问题。
她说,很多战乱和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不得当,导致境内世界遗产被教科文组织“点名批评”,但“澳大利亚既不是一个战乱国家,也不是一个缺乏经费的国家,大堡礁却被认为没有妥善管理而列入被批评的名单,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